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件事,玩偶姐姐“注册微博”了...
前两天,有细心网友发现微博上有一个ID叫“玩偶姐HongKong”的用户
而且她的认证IP地址也是在香港~
这一时之间,不少她不少“老司机”纷纷跑去前线观光,都希望自己能变成玩偶姐姐的老粉丝。
不过就在玩偶姐姐“官宣”后两小时,微博官方就紧急对该账号进行了限制!
虽然用户可以搜索到这个账号,但无法关注也无法评论,到了第二天更是无法通过搜索直接找到该账号。
有细心的网友也在“玩偶姐姐”的微博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玩偶姐姐已经在推特上多次声明自己不会在大陆开通社交账号。
其次玩偶姐姐在推特上一直使用的都是简体字,而微博上的“玩偶姐姐”使用的全是繁体字。
种种迹象都说明这位号称玩偶姐姐的其实不过是一个想要蹭流量的山寨号罢了。
那都写到这里了,肯定有不懂事的小孩子要问:玩偶姐姐是谁?
她的人气已经排到第3,而且势头猛烈,有望夺取第1的位置。
玩偶姐姐其实是在上海出生,在小时候,就和父母移民去了美国,最后做了美籍华人。
后来去香港读了大学,也就一直在香港生活了,也就是后来才有大家所看到的香港“故事电影”~
刚开始的时候玩偶姐姐是做模特的,可是无奈香港模特太多,竞争也十分激烈。
眼看着做模特是没有未来了,玩偶姐姐也是在找其他谋生的路子。
后来遇到了一位朋友,两人一拍即可,决定做“动作电影”!
老司机也都知道,2020年12月,玩偶姐姐出片了。
之所以叫玩偶姐姐,是因为她的名字“hongkongdoll”~
玩偶姐姐为什么这么火,也是因为她和其他片的女主角不一样,别人都是狂野做作,而玩偶姐姐基本上都是清纯动人的形象~
而且她很“低产”,从开始到现在也就只有十几部作品。
可是作品少不代表人气差,玩偶姐姐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演,在P站俘虏了一大波粉丝。
也被P站评为最完美的主播。
玩偶姐姐标志性的logo就是她的口罩~
无论什么剧情,口罩也是一直戴在脸上,再配上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和白嫩的皮肤...
也是让众多观众对她口罩下的面容充满了无限遐想。
抛开玩偶姐姐的形象,她的作品内容质量也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别人的作品都是“短平快”!
但是玩偶姐姐却把自己的作品拍成了微电影。
她的作品并没有去使用别人那些粗暴的视觉刺激!
而且她所饰演的角色,在她的十几部电影里几乎没有同质化。
她可以是深爱你的纯情女友...
她也可以是街头偶遇的懵懂学妹...
甚至也是班里的“大姐大”...
也扮演过仙气飘飘的古装美女...
不论是哪个角色,在我看来,她真的很懂粉丝需要什么、想看什么,也是真的很用心在出片。
对于不了解她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过就是立一个清纯的人设而已。
的确,现在很多短视频也都是靠“人设”来刺激观众。
但是我可以实打实的说,玩偶姐姐的作品绝不是这样。
她是唯一一个可以让外国人“跪求”字幕的主播。
也是唯一一个被称:能把观众看哭的主播。
能在P站把自己看哭的视频,你们想象过嘛...
而且在她视频的评论区,从来不会有差评,所有的粉丝都是很中肯的认可她。
“头一次看影片看的泪流满面,真的人麻了。”
“真的,一个LSP,在小破站竟然看哭了...”
“给我看哭了,太感动了,何止国产天花板,简直是世界天花板。”
玩偶姐姐的作品能把人“看哭”,其实不奇怪。
因为在同行中,的确足够优秀。
玩偶姐姐的爆红,除了作品上的努力之外,带着口罩的出镜的方式更是从心理上拿捏粉丝。
很明显,同样的颜值,戴口罩与不戴口罩呈现在粉丝面前,却是2种不同的效果,关于这个,日本朝日电视台还专门做过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有14.4%的人整年都戴,25.7%则是冬天戴,33.5%是生病才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戴口罩的人里,女孩子要多于男生。
节目中指出,现代日本人没生病也继续戴口罩的3大原因依序是:①保暖;②没化妆遮素颜;③遮住脸比较安心。
日本综艺节目《summers的神疑问》就针对日本女生戴口罩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节目曾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0名戴口罩的女孩,只有45人愿意在摄像机前摘下口罩。
有些女生摘下口罩,颜值没怎么变。
但大部分,似乎还是戴上口罩更好看。
为什么戴口罩会变好看?
对于这种“口罩整容术”,东京立正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藤谊人表示:
最常见的解释就是所谓的“完形心理(gestalt psychology)”或者“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
人类的大脑非常智能,当看到无意义、不相关的事物也会下意识找规律感知为有关联的图像,脑补出完整的印象。
除了这点之外,对于过去时代的怀念也是玩偶姐姐的爆火的原因,她身上的符号,无论是香港,青春亦或是故事深度,都给空洞的X行为带来更多的遐想。让人不断联想到消失多年的香港分级影片时代
——彼时的香港电影正值黄金时代,一片欣欣向荣。
如今已经消亡的“香港分级影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几十年之前,整整一代人,在昏暗的录像厅里接受了青春期教育。
面目模糊的香港女星在屏幕里殊死肉搏,年轻的观众吞下滋养欲望的口水。
那是香港电影的高光时刻。
当然,分级影片不只是QS的代名词,暴力血腥恐怖等也涵盖其中。
但无法否认,“QS片”、“风月片”,不管怎样去定义都好,总之涵盖了声色冲击的部分,才是构成“分级影片”分类产生的真正主体。
与日本同行相比,显然香港分级影片更注意剧情。
或者说其实更像是在传统电影中加大了性描写的比例和尺度。
现如今我们熟知的一众老派港星,履历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分级影片的身影,就可看出它的历史地位。
后来很多脍炙人口,获奖无数的港片,按照分级标准,其实也都是限制影片。
比如《s戒》、比如《sq男女》、比如《春光乍泄》。
好的电影,绝不止兴致勃勃地消费“x”。
它是以尺度为刀,破开谎言密布的生活,呈现事件背后更真实的肌理,抓住人性深处那些幽幽颤动的光明与黑暗。
但很可惜,后来穿上衣服的人,开始觉得大荧幕上的赤身不够体面。
为了抹杀消费性的那部分,不惜将整个行业一掌拍死。
于是那些超越尺度,坚持记录,触碰到时代真实痛楚的破格电影,开始绝迹。
2011年,香港最后一间限制影院拉下了大门。
但据说早在结业前,台下看片的就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它的营业终结,也正是宣告香港分级影片时代的正式终结。
“分级影片”消失了,欲望就消失了吗?
显然没有,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那些挑逗的,恶俗的内容,变成直播,变成短视频,变成约会软件,流转在每一个深夜躁动的手机里。
可是,X的原动力是不满足。
花前月下多了,就会想洞房花烛。
快餐吃多了,就会回味正餐的滋味。
所以玩偶姐姐火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她在分级影片的领域,搞了一次视听层面的文艺复兴,重现了香港分级影片的璀璨。
不过,玩偶姐姐的爆火,是很难用一两句话去评价的。
你的确能从她身上看到,在浮躁时代下极为罕见的,敢于追梦的匠人精神;
但又不得不承认,她的行为在广泛的认知里,在普世价值观中,是不该被肯定的。
无论对玩偶姐姐的看法如何,都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
就好像我们回头去看香港分级影片,就只会觉得那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回忆,是可以津津乐道的谈资。
而当年的艳星或是逐渐息影、或嫁做人妇,只在电影史上留下一个足够香艳的背影。
剩下的那些转型后依然在拼搏的导演明星们,也开始贴合时代的“正确性”。
评论